利門名路兩何憑,百歲風前短焰燈。只恐為僧僧不了,為僧得了總輸僧。
道了亦未了,言閑今且閑。從來無住處,此去向何山。片石樹陰下,斜陽潭影間。請師留偈別,恐不到人寰。
雨勻紫菊叢叢色,風弄紅蕉葉葉聲。北畔是山南畔海,只堪圖畫不堪行。
何事居窮道不窮,亂時還與靜時同。家山雖在干戈地,弟侄常修禮樂風。窗竹影搖書案上,野泉聲入硯池中。少年辛苦終身事,莫向光陰惰寸功。
涇溪石險人兢慎,終歲不聞傾覆人。卻是平流無石處,時時聞說有沈淪。
去越從吳過,吳疆與越連。有園多種橘,無水不生蓮。夜市橋邊火,春風寺外船。此中偏重客,君去必經年。 作品賞析【注釋】: 這是一首向友人介紹吳越美好風光的送行詩。吳越,指今蘇杭一帶。這里田園沃饒,山川佳
枿坐云游出世塵,兼無瓶缽可隨身。逢人不說人間事,便是人間無事人。 作品賞析【注釋】: 《贈質上人》是一首贈送給叫做“質”的和尚的詩。上人,是對高僧的敬稱。 既然是送給僧人的詩歌,那么自然要說與佛事
君到姑蘇見,人家盡枕河。古宮閑地少,水巷小橋多。夜市賣菱藕,春船載綺羅。 遙知未眠月,鄉思在漁歌。 作品賞析[詩歌意義] 歷代描寫蘇州城建筑特色的,以唐代杜荀鶴《送人游吳》中的這兩句最為著名。蘇州古稱吳
酒甕琴書伴病身,熟諳時事樂于貧。寧為宇宙閑吟客,怕作乾坤竊祿人。詩旨未能忘救物,世情奈值不容真。平生肺腑無言處,白發吾唐一逸人。 作品賞析【注釋】: 這首七律,詩人寫自己身處暗世、有志難伸、懷才不遇
山雨溪風卷釣絲,瓦甌篷底獨斟時。醉來睡著無人喚,流下前溪也不知。 作品賞析【注釋】: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生活的即興小詩。詩中描寫的是這樣一組畫面:在一條寂靜的深山小溪上,有一只小船,船上有一個垂釣的人
粉色全無饑色加,豈知人世有榮華。年年道我蠶辛苦,底事渾身著苧麻。
風攪長空寒骨生,光于曉色報窗明。江湖不見飛禽影,巖谷時聞折竹聲。巢穴幾多相似處,路岐兼得一般平。擁袍公子休言冷,中有樵夫跣足行。
去歲曾經此縣城,縣民無口不冤聲。新來縣宰加朱紱,便是生靈血染成。 作品賞析【注釋】:胡城,故城在今安徽阜陽縣西北。朱紱(fú),即緋袍,紅色官服。按唐代制度,五品官服淺緋,四品官服深緋,一般縣令只有六
夫因兵死守蓬茅,麻苧衣衫鬢發焦。桑柘廢來猶納稅,田園荒盡尚征苗。時挑野菜和根煮,旋斫生柴帶葉燒。任是深山更深處,也應無計避征徭。 作品賞析[注釋](1)蓬茅:茅草蓋的房子。(2)麻苧:即苧麻。鬢發焦:因吃
早被嬋娟誤,欲妝臨鏡慵。承恩不在貌,教妾若為容。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年年越溪女,相憶采芙蓉。 作品賞析【注解】:1、嬋娟:形態美好貌。2、若為容:又教我怎樣飾容取寵呢。3、越溪女:指西施浣紗時的女
自小刺頭深草里,而今漸覺出蓬蒿。時人不識凌云木,直待凌云始道高。 作品賞析【注釋】: 這首小詩借松寫人,托物諷喻,寓意深長。 松,樹木中的英雄、勇士。數九寒天,百草枯萎,萬木凋零,而它卻蒼翠凌云,
天下方多事,逢君得話詩。直應吾道在,未覺國風衰。生計吟消日,人情醉過時。雅篇三百首,留作后來師。
善政無慚色,吟歸似等閑。惟將六幅絹,寫得九華山。求理頭空白,離京債未還。仍聞猿與鶴,都在一船間。
丹霄桂有枝,未折未為遲。況是孤寒士,兼行苦澀詩。杏園人醉日,關路獨歸時。更卜深知意,將來擬薦誰?
盡與貧為患,唯余即不然。四方無靜處,百口度荒年。白發生閑事,新詩出數聯。時情竟如此,不免卻歸田。
若以名場內,誰無一軸詩?縱饒生白發,豈敢怨明時。知己雖然切,春官未必私。寧教讀書眼,不有看花期。
深山多隙地,無力及耕桑。不是營生拙,都緣覓句忙。破窗風翳燭,穿屋月侵床。吾友應相笑,辛勤道未光。
一雨三秋色,蕭條古寺間。無端登水閣,有處似家山。白日生新事,何時得暫閑。將知老僧意,未必戀松關。
別來春又春,相憶喜相親。與我為同志,如君能幾人。何時吟得力,漸老事關身。惟有前溪水,年年濯客塵。
如我如君者,不妨身晚成。但從時輩笑,自得古人情。共莫更初志,俱期立后名。男兒且如此,何用嘆平生。